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化学   139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77篇
物理学   2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氧碘化学激光器的单重态氧发生器(SOG)进行了改进,采用横向射流方式,并对该横向射流式单重态氧发生器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中过氧化氢碱溶液温度控制在-16℃左右,氯气流量为530mmol/s,He与氯气的流量比为3;采用PS法测量单重态氧分子的产率,吸收法测量氯气的利用率和相对水含量。得出如下结论:在不使用冷阱和分离器的情况下,最高单重态氧分子产率达到58%, 氯气利用率在80%以上,相对水含量小于等于0.5;气体达到最大流量时,发生器仍然能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利用自发喇曼散射光谱测量氧碘化学激光器单态氧发生器氯气利用率的原理及实验装置,并给出了在以氮气作为稀释气的0.1mol/s射流式氧发生器上测试的结果,测试相对误差小于12%。由于该方法只需要通过测量喇曼谱线相对强度之比,即可算出氯的利用率,因此不需要另外的标定实验,从而避免了因标定带来的影响。该方法减小了测试误差,简化了实验过程,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43.
碳氢燃料裂解吸热反应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实现主动冷却所利用的重要手段。为探究不同燃油流量下冷却通道中的裂解换热特性,本文通过设置不同质量流量,不同出口温度探究了正癸烷的热沉、转化率、壁面温度以及结焦情况,确定了正癸烷在不同质量流量下的裂解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正癸烷在高温时化学反应对停留时间的影响减弱,停留时间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得到增强。正癸烷的气相产物分布随着质量流量变化而变化,烷烃含量随质量流量增大而减少,烯烃含量随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加。发现了低流量高出口温度情况下正癸烷的裂解强化换热现象,发生裂解强化换热时壁温会显著下降。同时通过裂解残液的色谱分析,得到了结焦反应迅速增强的温度与流量。  相似文献   
44.
利用提出的图论程序列举出氟化氢团簇(HF)_n(n=2~8)所有可能存在的拓扑性区别氢键构型,通过精密调查获得有可能存在的拓扑性区别构型,发现了满足HF团簇稳定性的若干条件,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编写FORTRAN程序和Python语言执行程序,再用画图软件包Graph Viz2.37自动画出对应的有向图或条件性有向图.以对应的有向图作理论框架,分别利用从头算法Moller-Plesset(MP2)二级微扰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B3LYP计算水平的6-31G**(d,p)基组对氟化氢团簇(HF)_n(n=3~7)所有拓扑性区别条件性有向图对应的初始结构进行结构优化并作振动频率分析,获得氟化氢团簇(HF)_n(n=2~7)的最稳定构型,发现了氟化氢团簇的五聚体(HF)_5、六聚体(HF)_6和七聚体(HF)_7等一些新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地下车位监测系统, 应用于地下车库车位实时监测. 该系统以单片机为基础, 采集车位照明灯光信号被遮挡前后的硅光电池的电压信号, 用电压比较电路处理硅光电池的电压信号, 并将处理之 后的电信号传送至单片机, 最后将车位实时数据在液晶屏上显示. 本系统将硅光电池和车库照明系统有机结合起 来, 提升了照明灯光的应用价值; 实现了车位信息的实时监测, 提高了车库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46.
基于电磁驱动实验装置CQ-7研制需求,设计了一套6间隙气体开关,开关高131 mm,直径108 mm,总间隙36 mm,开关电感约40 nH。采用模拟软件Ansoft Maxwell计算分析开关电场强度分布,电场分布较均匀,不均匀系数为1.14。开展了开关放电特性研究,充电100 kV条件下,开关放电电流峰值可达70 kA,放电延时约35 ns,抖动3 ns。根据开关自击穿电压值,采用正态分析开关自击穿概率,开关80%安全系数下,自放电概率小于10-4。该开关满足CQ-7实验装置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47.
探测器采用浸没透镜结构的单元光伏芯片,工作波段为2.5~3.2μm。采用储能焊TO9管壳封装,将二级热电致冷器、热敏电阻、透镜结构的HgCdTe红外探测器封装为一红外探测器组件,组件可在室温至-50℃下工作,经过老炼、力学和热学环境适应性试验后,结果表明,HgCdTe红外探测器的零偏电阻(R_0)变化率、探测器峰值电流响应率(R_(λ_p,I))变化率和热电致冷器(TEC)的交流阻抗(R)的变化率均小于5%,探测器暗电流I_d@-0.1V≤9×10^(-7)A,探测器的漏率优于1×10^(-7)Torr·l/s,组件的密封性达到了航天要求。  相似文献   
48.
本文研究了无线传感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s)的节点定位问题,并针对APIT由于锚节点在低密度环境下的节点误判和节点失效等问题给出了改进,在APICT定位算法的基础提出了联合分步定位算法UNION-APICT(Union Approximate Point-In-Circumcircle Test),该算法是结合连通性的测距技术,RSSI测距技术以及质心定位和APICT等技术,来联合解决对未知节点定位问题。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UNION-APICT在APICT算法的基础之上平均定位误差减少了10%-25%,定位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通信半径R和最大探测距离rmax的增加,定位误差也在逐渐减小,该算法较APIT和APICT定位算法在锚节点密度、节点覆盖率和定位精度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9.
本文(Ⅰ)着重研究了中国陆相湖盆沉积物中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过程.本文(Ⅱ)阐明了现代青海湖沉积物埋藏初期及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质的演化特征.其结果表明陆相有机质大量开始向石油转化的深度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有机质而异.最后,运用特征有机化合物、稀有气体同位素等资料,结合构造发展史阐述我国陆相油气运移的类型、规模和途径.指出近油源短距离是陆相油气运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新材料的出现,合成树脂占重要地位,现在更加明显。在我国继聚酯类的生产后,大跃进以来,被称为合成树脂中的“贵金属”——含氟合成树脂——也出现了。由于它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所以在现代技术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和重视。值得推荐。1.发现简史含氟合成树脂的出现和生产是与基本氟有机物的研究分不开的。1808年盖-吕萨克(Gay-Lussac)和田那德(Thenard)首次借硫酸和萤石于银衬装置中起作用得到了氢氟酸。1886年法国化学家 H.Moissan 更将元素氟游离并导致与碳和氯代甲烷的反应研究。自此,氟有机物便逐渐地发展起来。值得指出的是比利时化学家斯瓦尔兹(F.Swarts)的工作,从1890年起就对含氟树脂单体的合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